邮储银行专家赖嘉华主题演讲:推进金融产品创新 融入农业产业链条
作者: 华泰农兴农产品交易中心      更新时间:2015-11-26


广东华泰农兴农产品交易中心

邮储银行梅州市分行小企业金融产品经理赖嘉华


22日,粤东首届“互联网+农业+金融”高峰论坛暨广东华泰农兴农产品交易中心揭牌仪式在梅州平远举行。邮储银行梅州市分行小企业金融产品经理赖嘉华在论坛上发表“推进金融产品创新 融入农业产业链条”主题演讲。

通过对农业金融的发展现状、金融服务需求、农业金融创新思路等分析和讲述,对广东华泰“互联网+农业+金融”发展模式提出宝贵的建议。


以下为文字实录:

首先祝贺广东华泰农兴农产品交易中心在我市正式成立,贵中心的商业模式为我市的农业带来的是“互联网+”的思维,一种观念的革新,是我市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

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将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与现代产业跨界融合,形成一批具有重大引领推动作用的新业态、新产业。“互联网+”可以说是革命的创新。

农业对于“互联网+”行动计划是一个核心的领域,对于金融是推动“互联网+金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互联网+金融”如果没有其他的产业加进来,是不成立的。广东华泰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物流、仓储、信息的整个农业产业链紧紧的结合起来。这个产业链如果缺少金融,很难走的远。通过“互联网+农业+金融”的一个模式,实现物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的有机融合,是很好的发展模式。

众所周知,农业金融业务,特别是农村的信贷业务,信贷品种的要素设计与现代农业的需求是不相适应的。这一直是我们国内农业银行较为薄弱的环节,适合的金融产品寥寥无几。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金融应该如何来支撑我们农业的发展?产品的创新和模式的变革是关键。下面我从三个方面与大家一起探讨“农业产业链”下的金融模式的创新:


第一、农业金融的发展现状


1、在国家的层面上来看,政府对农村金融的改革和发展 ,特别是互联网+金融+农业是非常重视的。

2、从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第一产业就是我们所说的农林牧渔,获得的金融服务与它们对经济的贡献比例是不成比例的。

3、传统金融和现在农业之间存在供需的矛盾,可以总结为六个字:融资难、融资贵。


第二、金融服务需求的分析:


我把农业产业链分为:产前、产中、产后和销售,在这四个过程中我们涉农主体都有不同程度上的融资需求。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产后和销售这两个阶段比产前、产中获得的融资支持要更容易。


第三、农业金融创新的思路:


通过建立平台合作,逐步打造以资源流、物流、信息流以及平台资源相互融合的农业产业链,将金融服务融入农业产业链中。资金流形成一个稳定的闭环,保证贷款资金可以在这个闭环中高效稳定的运作,这就是依托我们各种的外部资源以及我们的政府、电商、物流、行业协会、交易中心、大型农企等来建立一个大数据的评审的模型,我们综合地来考虑借款人的受限资质、担保方式。

农业互联网金融的变革已经来临了,“互联网+农业+金融”其实是大有可为的。期待我们广东华泰能够与我们邮储银行合作,共同打造具有梅州农业特色,以金融为支撑,融合电商平台、农林生产、加工、仓储、信息一体化的智慧农业生态圈。

最后,祝各位身体健康、生活愉快。谢谢大家的聆听。



0753-8820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