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宗商品”配合供给侧改革实现新消费引领
作者: 广东华泰农兴农产品交易中心      更新时间:2016-03-24

大宗商品电子市场集仓储运输、采购销售、支付结算、信息服务于一体,通过商品和要素的充分流动,推动贸易流通;通过供求、政策信息的导向性,调节产能配合供给侧改革,有望降低整体运营成本,释放更多的消费潜力,让产业升级更加有的放矢。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经济结构调整,此后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经济结构调整一直是宏观经济调控的总体要求。而2016年是中国“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和转型期的关键之年。这意味着宏观经济政策将更加侧重扩大内需、扩大消费的安排和部署。



与之相适应的,为鼓励传统消费提质升级、促进新兴消费蓬勃兴起,国务院近日颁布了《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提出了消费升级的六大方向: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和农村消费;明确了作为最终需求—消费对于提高发展质量、增进民生福祉、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激活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实现持续健康高效协调发展的积极意义。


规划与发展


现代商业模式和竞争形势,影响着我国商品交易市场,而传统的大宗商品市场并不具备商品流通集散和支付结算功能,也没有信息服务,同时缺乏整体规划与集中发展。因此,流通环节过多,市场效率低下,市场规模也受到严重制约,在实现商品要素自由流动和满足产需对接方面仍有欠缺,市场发挥配置资源能力得不到有效释放。


《意见》中有关支持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涉农电商平台建设,促进线下产业发展平台和线上电商交易平台结合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传统大宗商品市场参与“互联网+”行动计划注入动力。


“互联网+大宗商品” --新兴业态


大宗商品电子市场是大宗商品结合电子商务进行大宗商品贸易活动,通过提供产销运一站式解决方案串通完整产业链的新兴业态,符合与互联网相结合连接线上线下产业链的意见要求,并顺应贸易流通现代化发展趋势,已成为实现生产要素和服务集约发展的消费新引擎。


大宗商品电子市场集仓储运输、采购销售、支付结算、信息服务于一体,通过商品和要素的充分流动,推动贸易流通;通过供求、政策信息的导向性,调节产能配合供给侧改革,有望降低整体运营成本,释放更多消费潜力,让产业升级更加有的放矢。


上市矿企筹资建设钢铁贸易电商平台、建设跨境大宗商品流通运营平台,棉企与科技公司建立农业云服务平台等,企业通过利用“互联网+”行动计划,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实例比比皆是。


线上线下融合引领新消费


零售电商改变了个人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大宗商品电子市场也成就了大宗贸易的消费新业态。发展大宗贸易互联网平台,是主动适应消费升级大趋势和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体现,通过跨区跨境、线上线下的贸易互动,将充分发挥大宗贸易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我们相信,通过大宗电商实现的新消费引领,有望推进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同步发展。

整合来源:和讯网

0753-8820666